原標題:美債收益持續上行的話,美股預期不妙 來源:DoNews

文/DoNews專欄作者 姜伯靜
圖/IC Photo
2月底以來,美股連續波動。
而3月4日的消息顯示,當地時間周三,美股全線大跌。
聯想起美股在2月24日的「驚魂反彈」,算上這次,美股有三次大的波動。總的看,如果美債收益持續上行的話,那麼美股指數預期不妙。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之前的幾次波動。
首先,2月24日的「驚魂反彈」。
2月24日,美國時間周二,美股開盤大跌,道指一度重挫超200點,科技類股權重較大的納指一度大跌4%,大型科技類股一度全線下挫,蘋果公司早盤曾經跌超5%,特斯拉曾經暴跌13%。但最後收盤,神奇逆轉,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小幅收漲0.05%和0.13%,納指收跌0.5%。
有人稱此為「驚魂一夜」。
為何會如此?美聯儲的態度,是美股的風向標。鮑威爾一席話,美股實現了這次驚天逆轉。
這很神奇,我們看看鮑威爾究竟說了些什麼內容。歸結為兩個字的話,那就是:寬鬆。
其實,這也容易理解。
對於美國的經濟,我們可以這樣認為:儘管疫苗接種正在鋪開,但美國疫情仍然處於不確定狀態,美國經濟的前景仍然不樂觀,處於動蕩不安之中,所以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。如果不收緊貨幣政策,那麼對經濟的大規模刺激將繼續下去。雖然部分行業受挫的局面並不能短期改善,但前景還是有希望的。
這樣的話,利率接近零、刺激就業、通脹,會對經濟繼續產生著刺激作用。
股市因此反彈,毫不奇怪。這樣看,美股的變化是「政策性變化」,但遠未到穩定時期,未來還會有波動。
第二,2月26日美股暴跌。
果不其然,美股在這一天受到重創。奇迹,未能再次上演。
2月26日的消息顯示:美股周四大幅收跌,截至收盤,道指跌559.85點,1.75%,報31402.01點;納指跌478.54點,3.52%,報13119.43點;標普500指數跌96.09點,2.45%,報3829.34點。
板塊方面,幾乎是無一倖免。
下跌的,既有科技股的特斯拉、Facebook、亞馬遜、蘋果、谷歌、微軟,又有埃克森美孚、康菲石油等能源股,還有摩根大通、高盛、花旗等銀行股。
上次驚天逆轉之後,美股又「馬失前蹄」,很讓人意外。如果說美債收益率上漲是一個主要因素外,那麼拜登政府的某個新舉措起的作用應該更大,因為拋開拜登政府的對外政策談國債、股市,似乎並不恰當。
有位古希臘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:「戰爭,是一切緣由之父。」這句話如何理解,還是自行想像吧!
美債收益率的上升,是美股短暫雪崩的根源。可是,美債收益率上升是原因是什麼?暫且認為是美國經濟前景的好轉吧!
拜登政府的不確定性還很大,尚不清楚他下一步會做什麼。
第三,3月4日美股再次大跌。
美東時間3月4日,美股三大指數收盤下跌。截至收盤,道指跌121.43點,報31270.09點,跌幅為0.39%;納指跌361.04點,報12997.75點,跌幅為2.7%;標普500指數跌50.57點,報3819.72點,跌幅為1.31%。
正如前幾日那次大跌一樣,美債收益率大漲依然是「根源」。而美聯儲不會提前加息的表態,更是起到了「推波助瀾」的作用,加速了美三大股指的下跌。
在此次下跌中,科技股板塊遭受重創。蘋果、亞馬遜、谷歌、英偉達、高通、特斯拉等無一倖免,中國新能源汽車三駕馬車跌幅也不小。
看未來,根據數據,因為美國2月份企業就業人數增長數量11.7萬人遠不及預期的22.5萬,甚至低於1月份,所以經濟復甦的壓力非常大。
下一步,就要看大家期待的2月份非農就業數據了。此外,石油的前景依然不好預料,去年的減產措施可能會改變。
從以上回顧看,美債收益成了美股的「命門」。
看資料,2020年4月至8月上旬,美債收益率維持在水平低位運行,8月中旬后呈現上行趨勢;而從2020年12月開始,已經連續上行。如果經濟復甦、通脹等影響繼續,那麼美債收益上行趨勢不會改變,按照歷史經驗,這對美股不利。
總之,在美債收益上行的情況下,美股前景不是太好。特別聲明: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,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。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。(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@donews.com)
END


掃碼關注
「創新無邊界」是我們的slogan,我們不局限於對互聯網行業的追蹤與探索,更要向未來、向未知的方向大胆邁進。因此,「打造行業新標杆、解讀商業新動向」是我們秉持的方向之一。
臉書評論